2025 年 3 月至 4 月,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精心策划并开展的第二十一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三大主题活动 ——“德‘欣’应手,润心无忧” 手印画绘制、“逐风破虑,焕心盈光” 运动打卡、“以美纾困,筑心独韵” 面具创作,覆盖椒江校区 24 届大一新生,通过艺术表达、运动赋能与自我探索的创新形式,累计吸引超400人次参与,为春日校园注入温暖的心理关怀力量。
一、艺术疗愈:指尖传情,绘就心灵共鸣
3 月 20 日至 27 日开展的 “德‘欣’应手,润心无忧” 手印画绘制活动,以 “赞美接力” 为核心设计理念。参与者在青年广场领取颜料与便签纸,用手掌印拓印多彩图案,搭配匿名书写的鼓励话语,共同完成集体艺术创作。活动期间收集到35份手印画作品及 300 余条温暖留言,毛毡板上的 “心灵树洞” 成为传递爱与肯定的纽带。最终,六组融合创意构图与深层情感的作品脱颖而出,分获按摩仪、投影仪等大奖,活动通过 “以手传心” 的方式,有效缓解了新生的社交焦虑。
本次活动为期一周,于3月27日圆满结束,我们以掌为笔,指尖的温度在画布上晕染,让温暖在掌间延续,欣赏在心中传递,诉说独属于我们的青春故事。

二、自我探索:面具之下,解构真实自我
4 月 17 日于至善广场举办的 “以美纾困,筑心独韵” 面具创作活动,以 “画出独属于自己的面具” 为主题,为100余名参与者提供纸制面具、马克笔及装饰贴纸,鼓励通过色彩与图案勾勒内心真实自我。活动不仅吸引到了外国友人的参加,现场还涌现出 “蝴蝶破茧”“笑面狐狸”“双面人生” 等充满象征意义的作品,参与者在分享环节中坦言:摘下面具前,先摘下了心里的“伪装”。活动打破传统心理教育的严肃感,以艺术创作替代说教,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自我觉察。
鼓励大家通过绘画面具这一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方式,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真实的自我,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和个性。同时,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在互相欣赏和解读面具作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营造一个开放、包容、支持的心理成长环境。
本活动为期一周,于4月22日完满结束,我们以面具为载体,画笔描绘我们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让假面变为更好的自己。

三、运动赋能:逐风破虑,跑出心灵能量
贯穿整个 4 月的 “逐风破虑,焕心盈光” 运动打卡活动,将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创新结合。参与者通过畅动力 APP 等平台上传跑步记录,以连续打卡天数与短视频创作质量双重维度评奖。短视频投票前三名斩获 “多威征途 2” 跑鞋等重磅奖品。
“逐风破虑·焕心盈光”校园跑活动意在让同学们在运动中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用健康自律的生活,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活动顺利完结,还是有不少同学一直能够坚持打卡。
本次活动为期一整个月,于5月10日圆满结束。当暮色浸染最后一串未歇的脚印,风里仍回荡着奔跑时怦然的心跳。或许跑道终将归于寂静,但那些汗水中绽放的笑颜、镜头里飞扬的衣角,早已在星幕下凝成琥珀,封存着独属于青春的炽热与清澈。

此次心理月系列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400人次,当手印画墙上的色彩仍在阳光下闪烁,当最后一幅面具画稿勾勒完毕,当运动打卡的数字定格成青春的注脚,我们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已悄然接近尾声。从指尖流淌的颜料到跑道上挥洒的汗水,从面具背后的自我对话到便签纸上的温暖箴言,这一场关于 “心” 的旅程,早已在每个人的生命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你不是独自前行的孤岛。无论是毛毡板上未署名的鼓励,还是心理委员传递的每一份关怀,亦或是活动中结识的志同道合的伙伴,都在默默编织着一张守护你的 “心灵网络”。心理健康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课题,它藏在你画面具时的一笔一划里,藏在你坚持跑步时的每一次呼吸里,更藏在你愿意敞开心扉的每个瞬间里。
希望今天播下的种子,能在未来长成遮风挡雨的森林:愿你学会用艺术疗愈情绪,让烦恼在笔尖流淌成诗;愿你懂得用运动释放压力,让多巴胺成为心灵的阳光;愿你敢于用真诚拥抱自我,让 “真实” 成为最有力量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