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积极心理体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中心于11月15-16日分校区举办第29期“启心向阳”心理研学实践活动。活动由指导老师史莉娜、张明波、陈矜之带队,100余名学生心理干部踊跃参与,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式学习环节,探索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应用。

参与人员合影
多元活动设计,涵养积极心理品质
本期研学实践活动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四大特色环节,将智慧、勇气、爱与正义等积极心理品质融入趣味项目中。
老街团队打卡环节布置了数个创意造型打卡点,各小组同心协力,按图索骥,用镜头记录合作瞬间,在古朴建筑群中培养团队默契。美食寻宝任务中,各小组凭借线索寻找特色美食,在香气四溢的环境里增进交流,体验任务完成的成就感。团队梦想蓝图环节,彩笔在白布上自由挥洒,同学们通过集体创作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凝聚团队力量。非遗手工体验则让每位参与者动手制作独特的心愿手环和古法纸灯,彼此相赠美好祝福,践行“心聚微光,携手同行”的活动精神。

活动进行中
探访幸福科学馆,感受具象化幸福
活动特别安排参访永宁幸福科学馆,馆内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专业的空间设计,为同学们提供了沉浸式的积极心理体验。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艺术+科技+大数据+心理健康”融合的心理科普新形式,在互动中学习感知幸福、提升积极情绪的方法。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幸福是这么具体的一件事,我可以从眼耳鼻舌身等多个感官去体验自己的幸福感,这种感觉很神奇。”参与研学的姚同学感叹道。这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的方式,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

参观幸福科学馆
深化实践成效,传递积极心理理念
本次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式学习,加深了学生干部对积极心理的理解,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心理健康服务能力。许多同学在活动结束后仍热烈讨论着当天的收获。他们手腕上色彩斑斓的心愿手环不仅是团队精神的象征,更承载着对接下来心理健康工作的期待。
参与活动的心理干部们将带着“朋辈力量、互助成长”的理念,化身心理健康先行者,把积极心理学的种子播撒到校园各个角落。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中心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构建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校园心理健康工作注入新活力。

绘制梦想蓝图